机械安装验证
检查悬臂梁根部固定扭矩(参照厂家标准±5%)
验证受力点位置偏差(≤1%梁长)
测试限位间隙(推荐2-3mm动态余量)
电气系统检测
桥路平衡测试(初始不平衡<5%额定输出)
绝缘强度验证(100VDC时≥5000MΩ)
激励电压测量(推荐10V±0.5V)
环境适应性评估
振动影响测试(共振频率避开工作频带)
温度梯度监测(记录调试全程温度变化)
电磁干扰扫描(重点关注50Hz工频干扰)
静态特性调试
预加载处理(3次满量程加载卸载循环)
五点校准法(0%/25%/50%/75%/100%FS)
侧向力补偿(施加5%FS侧向力测试影响)
动态特性优化
固有频率测定(锤击法测试,精度±1Hz)
阻尼比调整(推荐0.6-0.7临界阻尼)
动态线性度验证(1-10Hz正弦加载)
温度补偿调试
分段温度标定(-10℃/25℃/60℃三点)
热输出补偿(<0.005%FS/℃)
热滞后测试(温度循环变化率<1℃/min)
参数 | 标准要求 | 允许偏差 | 测试条件 |
---|---|---|---|
灵敏度 | 2mV/V | ±0.25% | 额定载荷 |
蠕变 | - | <0.02%FS/30min | 满载保持 |
重复性 | - | <0.01%FS | 10次加载 |
滞后 | - | <0.03%FS | 往返加载 |
复合载荷补偿
弯矩影响修正(应变片组桥优化)
扭转载荷隔离(双梁结构对称性调整)
多维力解耦算法(6×6补偿矩阵)
数字信号处理
自适应滤波(截止频率自动跟踪)
动态补偿(建立传递函数模型)
噪声抑制(小波变换降噪)
智能诊断配置
应力集中监测(建立有限元热点模型)
疲劳寿命预测(雨流计数法分析)
故障自诊断(16种故障代码库)
输出非线性处理
检查载荷作用线→验证弹性体变形→修正安装应力→软件分段补偿
信号漂移诊断
热成像分析→桥路平衡重调→电缆接头处理→接地环路排除
动态响应异常
阻尼调整→固有频率测试→安装刚度优化→滤波参数重置
周期性维护
每周:零点检查
每月:机械连接检查
每季:全面计量校验
性能保持措施
防过载保护(机械限位设置)
防腐蚀处理(表面涂层检查)
防雷击保护(浪涌保护器测试)
安全警示
严禁超载(>150%FS将导致永久损坏)
禁止带电插拔(可能损坏变送器)
需专业工具拆卸(特殊防拆结构)
本调试规范符合JJG 391-2009和OIML R76标准,适用于单点式、平行梁等悬臂梁结构传感器。调试后建议进行48小时老化监测,常规工业应用每6个月进行复检,动态称重场合应每3个月校验。对于食品医药等特殊行业,需增加卫生级表面处理验证环节。
地址: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沪太路5018号梓坤科技园1号楼910室
24小时全国热线:400-7282-986
售前咨询热线:021-51602986
售后咨询热线:021-51601181